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集团新闻
【信息时间:2016/03/14 15:13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3月10日下午,安徽省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省农交所”)召开2015年度农村产权交易工作表彰暨交流座谈会。安徽省农委办公室主任陈晓辉,合肥市农委党组成员、统筹办专职副主任肖波,合肥市公管局副局长张兴和,肥东、肥西、长丰、巢湖等县市农委、农交分所和乡镇服务站等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汪浩副总经理主持。
会上,省农交所负责人详细总结了2015年工作情况,汇报了2016年的工作计划。去年,在省市农委、市公管局的指导下,省农交所开展了大量工作,一是协调各方资源,完成全市交易平台搭建工作,合肥市5个县级分所全部建设完毕,信息化平台逐步升级,全面开通了庐江、肥东等83个乡镇(园区)网络终端,实现信息上报、资料审核、流程跟踪、在线竞价、电子归档等全网络化交易;二是精心组织、积极开展业务培训,组织10余场专场培训会,培训人员达300人次以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农村产权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大力推动农村产权交易项目进场,按八大类交易品种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配套交易规则,并编印成册。系统的平台,健全的制度,网络的一体,让合肥市农村产权交易业务出现规模式增长。2015年共成交市县(区)乡镇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林权、四荒地等项目409个,成交额8.96亿元,增值0.98亿元,增值率11%。占全省农村产权交易额的56%。2016年,省农交所将进一步拓展农村产权交易的品种和交易区域。探索小型农田水利设备、设施使用权、各类经营性资产等新型交易门类,形成交易品种多样化布局;率先对接安徽省农委,甄选省内试点县市,以合肥农村产权交易为圆心,适时在省内其他县市开设分所,扩大农村产权交易半径,挖掘市场更多潜在的交易需求,进一步帮助实现农村资产资源的增值增效和农民增收。
会上,肖波副主任表示,从全市来看,省农交所这个平台,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政策体系和一整套工作交易运行机制,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带动力。特别是县乡两级分所和服务站一体化建设,让合肥市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有效促进农村资源资本化和生产要素流动,探索走出了一条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的发展之路,形成了值得全国借鉴和推广的“合肥模式”。
陈晓辉主任也高度肯定了省农交所的工作。他强调,省农交所有“三最”,平台规范化建设程度“最高”、县市乡交易市场层级“最全”、交易技术支撑能力“最强”。他表示,规模化的农村产权交易,激活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和村集体资产交易等的资本化增值功能,畅通了城市工商资本有序向农业农村集聚的渠道,建立的阳光透明交易机制,为农民合法权益提供制度保障,有效推动了涉农产权权益市场化、公开公平交易。对省农交所的下一步工作,他表示,要进一步严格、规范地执行现有的制度流程,推进农村产权交易的不断改进完善。要敢为人先、始终走在前面,做好示范、当好标杆,为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事业发展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对在2015年农村产权交易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分所及优秀乡镇服务站等8家单位进行表彰,希望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就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进场交易、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创新农村产权业务、规范交易程序等工作进行探讨及交流。
附件:会议.JPG 附件:20160314153857165001.jpg 附件:20160314153857720002.jpg 附件:20160314153857386003.jpg 附件:20160314151652749001.jpg 附件:20160314151652604002.jpg 附件:20160314151653970003.jpg